品特田間試驗報告
試驗名稱(chēng):品特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試驗
試驗委托單位: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
試驗承擔單位: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
試驗地點(diǎn):克山縣
參加人員: 沈海波
技術(shù)負責人: 李鵬 職稱(chēng): 高級農藝師
報告完成日期: 2016年 10月
一、 試驗目的
驗證品特在馬鈴薯上噴霧使用,對馬鈴薯晚疫病病害的防治效果及馬鈴薯生長(cháng)期的安全性,為產(chǎn)品的
推廣提供科學(xué)依據。
二、試驗設計和安排
2.1供試藥劑
試驗藥劑:品特,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;奇功助劑,桂林集 琦生化有限公司;
對照藥劑: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、72%霜脲·錳鋅可濕性粉劑、80%烯酰嗎啉可
濕性粉劑,市場(chǎng)購入。
2.2 藥劑處理
表1 供試藥劑處理
序號 |
試驗處理 |
畝用量(ml/667㎡) |
施用時(shí)期和方法 |
1 |
品特 |
35 |
馬鈴薯開(kāi)花前均勻噴霧一次,間隔7天再?lài)娨淮?,共噴?/span>4次。 |
2 |
品特+奇功助劑 |
25 + 5 |
馬鈴薯開(kāi)花前均勻噴霧一次,間隔7天再?lài)娨淮?,共噴?/span>4次。 |
3 |
品特+奇功助劑 |
20 + 5 |
馬鈴薯開(kāi)花前均勻噴霧一次,間隔7天再?lài)娨淮?,共噴?/span>4次。 |
4 |
當地常用藥劑+奇功助劑 |
當地推薦劑量減量10%+5 |
根據當地用藥習慣、施用時(shí)期、間隔時(shí)間和次數進(jìn)行處理。 |
5 |
當地常用藥劑+奇功助劑 |
當地推薦劑量減量20%+5 |
根據當地用藥習慣、施用時(shí)期、間隔時(shí)間和次數進(jìn)行處理。 |
6 |
當地常用藥劑 |
當地推薦劑量 |
根據當地用藥習慣、施用時(shí)期、間隔時(shí)間和次數進(jìn)行處理。 |
7 |
清水對照 |
等量清水 |
2.1供試藥劑
第一次用藥,第三次用藥對照藥劑處理具體用藥情況如下:
處理4: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80g+奇功助劑5 ml;
處理5:70%代森錳鋅160g可濕性粉劑+奇功助劑5 ml;
處理6: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00g。
第二次用藥處理如下:
處理4:72%克露90g+奇功助劑5 ml;
處理5:72%克露80g+奇功助劑5 ml;
處理6:72%克露100g。
第四次用藥處理如下:
處理4:80%烯酰嗎啉90g+奇功助劑5 ml;
處理5:80%烯酰嗎啉80g+奇功助劑5 ml;
處理6:80%烯酰嗎啉100g。
2.3試驗設計
此試驗共設7個(gè)處理,每處理667㎡,三次重復。
2.4施藥方法
配制藥液時(shí),先用少量水溶解藥劑,然后加入藥箱稀釋。
施藥:采用工農-16型背負式手搖噴霧器,噴液量40kg/667m2。噴藥時(shí)噴頭先對準植株下部葉片然后
再?lài)娚喜咳~片進(jìn)行噴藥,使上下葉片葉面葉背全部噴到藥。
三、試驗基本情況記載
3. 試驗基本情況記載
3.1 試驗地馬鈴薯播種品種及品種特點(diǎn)
試驗地種植的馬鈴薯的品種:尤金,采用90cm大垅種植,株距20cm。
品種特性:株型直立,株高60厘米左右,植株較抗病毒,植株和塊莖均輕感晚疫病,薯塊抗腐爛性較
強,耐貯運,大中薯率達90%以上,薯塊大而整齊。生育期65~70天(從出苗到收獲),豐產(chǎn)性好,一般畝
產(chǎn)2000公斤以上。屬早熟、高產(chǎn)型品種。
3.2 試驗地點(diǎn)基本情況
試驗地點(diǎn)落在克山縣向華鄉向陽(yáng)村,施藥分別于7月4日,7月13日,7月21日和8月4日四次施藥,與當
地處理同期進(jìn)行,使用劑量見(jiàn)處理設計。試驗地土壤類(lèi)型為黑鈣土,有機質(zhì)3.6%,PH 6.7,每畝施用47%馬
鈴薯專(zhuān)用肥50kg。
3.4 試驗期間氣象資料
施藥期間天氣情況異常,7、8月份雨量很小,7月降雨僅7.4mm,歷年來(lái)重來(lái)沒(méi)有出現過(guò)的伏里嚴重干
旱,8月也只降雨44.3 mm,致使馬鈴薯晚疫病沒(méi)有發(fā)生,施藥防治見(jiàn)不到效果 。具體天氣情況見(jiàn)附表。
四、安全性評價(jià)
經(jīng)過(guò)噴施后田間目測,植株顏色濃綠,生長(cháng)正常,無(wú)任何藥害發(fā)生,對馬鈴薯田有益生物數量沒(méi)減少,
說(shuō)明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的品特和奇功助劑在試驗劑量下對馬鈴薯及馬鈴薯田有益生物安全。
五、效果調查
5.1調查方法
病情調查分別于第一次施藥前,第二次施藥前當天,第三次施藥前當天和未次施藥后10天各調查一次。每個(gè)小區隨機定5點(diǎn),每點(diǎn)定2株,三次重復好樣,調查全部葉片(現在按大葉計算),以每一片葉上的病斑面積占整個(gè)葉面積的百分率來(lái)分級。
馬鈴薯晚疫病葉片發(fā)病程度分級標準如下:
0級:葉片無(wú)病斑。
1級:病斑面積占整個(gè)葉片面積的5%以下。
3級:病斑面積占整個(gè)葉片面積的6-10%。
5級:病斑面積占整個(gè)葉片面積的11-20%。
7級:病斑面積占整個(gè)葉片面積的21-50%。
9級:病斑面積占整個(gè)葉片面積的50%以上。
5.2調查結果
由于試驗點(diǎn)施藥期間天氣情況異常,7、8月份雨量很小,出現歷史罕見(jiàn)的伏里嚴重干旱,致使馬鈴薯
晚疫病沒(méi)有發(fā)生,無(wú)法判斷供試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。
貯藏后發(fā)病情況調查:各處理小區調查產(chǎn)量后每個(gè)處理隨機取樣100個(gè)馬鈴薯,在正常條件貯藏14天
觀(guān)查病害發(fā)生情況,調查結果是沒(méi)有發(fā)現表現馬鈴薯晚疫病癥狀,詳細調查結果如下:
表2 馬鈴薯貯藏后發(fā)病情況調查表
處理 |
調查薯總個(gè)數 |
發(fā)病薯個(gè)數 |
發(fā)病率% |
調查薯總重量 |
發(fā)病薯重量 |
發(fā)病率% |
備注 |
1 |
100 |
0 |
0 |
4.05 |
0 |
0 |
|
2 |
100 |
0 |
0 |
4.13 |
0 |
0 |
|
3 |
100 |
0 |
0 |
4.21 |
0 |
0 |
|
4 |
100 |
0 |
0 |
4.10 |
0 |
0 |
|
5 |
100 |
0 |
0 |
4.18 |
0 |
0 |
|
6 |
100 |
0 |
0 |
4.16 |
0 |
0 |
|
7 |
100 |
0 |
0 |
4.09 |
0 |
0 |
|
六、產(chǎn)量數據
供試藥劑與對照藥劑處理產(chǎn)量顯著(zhù)高于清水對照處理,供試藥劑與對照藥劑處理間產(chǎn)量差異不顯著(zhù)。
七、綜合評價(jià)
7.1安全性評價(jià)
經(jīng)過(guò)噴施后田間目測,植株顏色濃綠,生長(cháng)正常,無(wú)任何藥害發(fā)生,對馬鈴薯田有益生物數量沒(méi)減
少,說(shuō)明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的品特和奇功助劑在試驗劑量下對馬鈴薯及馬鈴薯田有益生物安全。
7.2應用效果
由于試驗地點(diǎn)在馬鈴薯晚疫病發(fā)生時(shí)期出現嚴重干旱的極端氣候情況,馬鈴薯晚疫病沒(méi)有發(fā)生,無(wú)法
驗證應用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的品特和奇功助劑對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增產(chǎn)效果。
建議明年繼續進(jìn)行多點(diǎn)試驗
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
2016年 10月 11日
2016年天氣情況表
月、日 |
溫度(℃) |
日平均濕度 (%) |
日降雨量(mm) |
日照時(shí)數 (h) |
有效積溫 (≥5℃) |
||
平均 |
最高 |
最低 |
|||||
7月1日 |
18.6 |
24.8 |
12.3 |
73 |
|
9.0 |
|
7月2日 |
22.2 |
28.1 |
14.8 |
63 |
|
12.5 |
|
7月3日 |
24.9 |
31.5 |
18.8 |
63 |
|
13.5 |
|
7月4日 |
24.8 |
29.0 |
21.7 |
66 |
|
1.0 |
|
7月5日 |
26.1 |
31.8 |
19.7 |
63 |
|
10.0 |
|
7月6日 |
26.6 |
32.7 |
20.2 |
65 |
|
9.1 |
|
7月7日 |
26.1 |
30.2 |
21.5 |
70 |
|
4.1 |
|
7月8日 |
24.2 |
28.8 |
21.0 |
73 |
2.7 |
7.1 |
|
7月9日 |
23.6 |
27.8 |
18.6 |
64 |
|
13.6 |
|
7月10日 |
24.2 |
29.9 |
16.3 |
66 |
|
11.5 |
|
7月11日 |
27.3 |
31.7 |
24.1 |
68 |
|
4.5 |
|
7月12日 |
20.7 |
26.0 |
19.0 |
82 |
5.7 |
0.0 |
|
7月13日 |
21.7 |
26.9 |
17.4 |
70 |
|
8.5 |
|
7月14日 |
19.2 |
25.3 |
11.6 |
49 |
|
13.7 |
|
7月15日 |
21.2 |
26.8 |
14.8 |
55 |
|
13.6 |
|
7月16日 |
22.0 |
27.3 |
16.6 |
64 |
|
12.1 |
|
7月17日 |
22.5 |
27.2 |
18.9 |
68 |
|
11.6 |
|
7月18日 |
22.7 |
28.3 |
15.6 |
66 |
|
13.0 |
|
7月19日 |
25.7 |
32.7 |
19.2 |
62 |
|
13.0 |
|
7月20日 |
25.8 |
30.7 |
21.1 |
68 |
|
3.4 |
|
7月21日 |
25.7 |
31.0 |
20.7 |
72 |
|
1.4 |
|
7月22日 |
25.2 |
30.8 |
19.2 |
71 |
|
3.3 |
|
7月23日 |
22.8 |
24.7 |
12.6 |
90 |
0.8 |
0.0 |
|
7月24日 |
22.9 |
26.3 |
20.7 |
76 |
|
1.4 |
|
7月25日 |
22.1 |
28.2 |
14.8 |
68 |
|
4.6 |
|
7月26日 |
22.4 |
28.2 |
14.8 |
71 |
|
9.8 |
|
7月27日 |
23.0 |
28.3 |
19.8 |
67 |
0.2 |
8.4 |
|
7月28日 |
22.4 |
29.2 |
15.2 |
63 |
|
11.8 |
|
7月29日 |
23.7 |
30.1 |
18.3 |
72 |
|
6.8 |
|
7月30日 |
22.5 |
30.8 |
18.4 |
76 |
|
12.9 |
|
7月31日 |
26.3 |
32.6 |
18.8 |
65 |
|
12.8 |
|
合計 |
|
|
|
|
7.4 |
|
|
2016年天氣情況表
月、日 |
溫度(℃) |
日平均濕度 (%) |
日降雨量 (mm) |
日照時(shí)數 (h) |
有效積溫 (≥5℃) |
||
平均 |
最高 |
最低 |
|||||
8月1日 |
26.9 |
33.2 |
20.5 |
66 |
|
11.1 |
|
8月2日 |
26.4 |
33.2 |
21.1 |
64 |
|
2.9 |
|
8月3日 |
26.1 |
32.6 |
18.5 |
62 |
|
10.4 |
|
8月4日 |
24.6 |
28.1 |
23.0 |
67 |
|
9.7 |
|
8月5日 |
19.7 |
23.2 |
17.5 |
72 |
6.1 |
0.5 |
|
8月6日 |
15.8 |
18.7 |
14.2 |
90 |
23.6 |
0.0 |
|
8月7日 |
17.3 |
22.8 |
12.4 |
74 |
0.1 |
9.8 |
|
8月8日 |
20.7 |
27.1 |
12.7 |
62 |
|
12.1 |
|
8月9日 |
22.2 |
26.8 |
17.2 |
64 |
|
2.9 |
|
8月10日 |
23.3 |
27.1 |
19.7 |
76 |
|
3.6 |
|
8月11日 |
24.4 |
28.9 |
20.5 |
89 |
|
0.0 |
|
8月12日 |
26.3 |
31.9 |
23.6 |
74 |
|
3.6 |
|
8月13日 |
22.9 |
28.8 |
16.2 |
64 |
|
11.5 |
|
8月14日 |
21.6 |
26.5 |
17.1 |
65 |
|
11.7 |
|
8月15日 |
19.5 |
23.5 |
15.1 |
71 |
|
4.0 |
|
8月16日 |
21.3 |
27.0 |
14.9 |
63 |
|
12.0 |
|
8月17日 |
21.4 |
27.6 |
13.9 |
66 |
|
11.0 |
|
8月18日 |
20.0 |
26.5 |
15.3 |
72 |
1.8 |
5.8 |
|
8月19日 |
20.3 |
27.2 |
12.4 |
64 |
|
12.7 |
|
8月20日 |
20.9 |
28.4 |
12.8 |
60 |
|
11.3 |
|
8月21日 |
20.9 |
27.5 |
17.4 |
65 |
|
5.8 |
|
8月22日 |
21.3 |
27.4 |
14.9 |
64 |
|
10.7 |
|
8月23日 |
21.4 |
27.8 |
13.8 |
64 |
|
8.9 |
|
8月24日 |
20.5 |
24.7 |
17.7 |
75 |
4.9 |
0.8 |
|
8月25日 |
16.6 |
22.2 |
10.0 |
52 |
0.1 |
10.7 |
|
8月26日 |
18.6 |
26.3 |
9.0 |
51 |
|
12.1 |
|
8月27日 |
18.8 |
27.0 |
11.6 |
56 |
|
11.4 |
|
8月28日 |
19.2 |
26.5 |
13.3 |
58 |
|
11.0 |
|
8月29日 |
15.2 |
21.6 |
7.7 |
47 |
|
11.7 |
|
8月30日 |
13.8 |
17.8 |
11.8 |
77 |
2.7 |
0.0 |
|
8月31日 |
16.4 |
19.4 |
12.5 |
89 |
5.6 |
0.0 |
|
合計 |
|
|
|
|
44.3 |
|
|
效果回訪(fǎng)
品特綠色集成方案--馬鈴薯增產(chǎn)及防治效果回訪(fǎng) |
|||
客戶(hù)姓名:崔成波 地址:望奎縣東郊鎮正白前二村 每畝以666平方米計算 |
|||
施倍豐+品特+海奧斯 |
每畝、每次噴藥使用產(chǎn)品量(以毫升為單位) |
海奧斯 |
40 |
品特 |
46 |
||
施倍豐 |
3.3 |
||
每次畝用藥成本( 按零售價(jià)計算) |
海奧斯 |
6元 |
|
品特 |
18.4元 |
||
施倍豐 |
1.32元 |
||
用藥生長(cháng)時(shí)期(如花期、坐果期等) |
花前,坐果,成長(cháng)期 |
||
畝使用次數及時(shí)間 |
5次.7月10、16、21、29日.8月12日. |
||
公頃增產(chǎn)量 |
6582公斤 |
||
防治效果 |
無(wú)病蟲(chóng)害 |
||
調查方法 |
現場(chǎng)指導噴施 |
||
視圖(可用附件) |
|
品特綠色集成方案--馬鈴薯增產(chǎn)及防治效果回訪(fǎng) |
|||
客戶(hù)姓名:付國良 地址:望奎縣廂白鄉前頭村 每畝以666平方米計算 |
|||
施倍豐+品特+海奧斯 |
每畝、每次噴藥使用產(chǎn)品量(以毫升為單位) |
海奧斯 |
40 |
品特 |
46 |
||
施倍豐 |
3.3 |
||
每次畝用藥成本( 按零售價(jià)計算) |
海奧斯 |
6元 |
|
品特 |
18.4元 |
||
施倍豐 |
1.32元 |
||
用藥生長(cháng)時(shí)期(如花期、坐果期等) |
花前,坐果,成長(cháng)期 |
||
畝使用次數及時(shí)間 |
3次.7月4,10、,26日。 |
||
公頃增產(chǎn)量 |
4201.5公斤 |
||
防治效果 |
無(wú)病蟲(chóng)害 |
||
調查方法 |
現場(chǎng)指導噴施 |
||
視圖(可用附件) |
|
品特綠色集成方案--馬鈴薯增產(chǎn)及防治效果回訪(fǎng) |
|||
客戶(hù)姓名:蔣斌 地址:望奎縣東郊鎮正白前二村 每畝以666平方米計算 |
|||
施倍豐+品特+海奧斯 |
每畝、每次噴藥使用產(chǎn)品量(以毫升為單位) |
海奧斯 |
40 |
品特 |
46 |
||
施倍豐 |
3.3 |
||
每次畝用藥成本( 按零售價(jià)計算) |
海奧斯 |
6元 |
|
品特 |
18.4元 |
||
施倍豐 |
1.32元 |
||
用藥生長(cháng)時(shí)期(如花期、坐果期等) |
花前,坐果,成長(cháng)期 |
||
畝使用次數及時(shí)間 |
4次.7月10、16、26日。8月9日. |
||
公頃增產(chǎn)量 |
5561公斤 |
||
防治效果 |
無(wú)病蟲(chóng)害 |
||
調查方法 |
現場(chǎng)指導噴施 |
||
視圖(可用附件) |
|
示范圖集
示范結論
1、使用一噴三省套餐馬鈴薯長(cháng)勢好,全程無(wú)病害發(fā)生,基本達到活秧收獲,比使用化學(xué)農藥防治病害的
秧田成活期延長(cháng)30天左右。
2、增產(chǎn)效果比較明顯, 3個(gè)處理地塊平均增產(chǎn)10%以上,馬鈴薯大小均勻,優(yōu)質(zhì)商品薯率達到75%,常
規處理地塊優(yōu)質(zhì)商品薯50%左右。
3、由于全程使用的是綠色防方案,對天敵生物沒(méi)有影響,保證了農藥殘留降低,提高馬鈴薯的食用安全
性。
4、比常規防治辦法減少2-3次噴霧次數,大大降低了用藥、用工成本。
5、示范戶(hù)反應較好,認同感較強,值得推廣。
6、建議在馬鈴薯綜合防治方案中適當添加廣譜化學(xué)農藥,比如代森錳鋅、霜脲錳鋅、烯酰嗎啉等,增加
病害生嚴重年份的防治效果可靠性。
我們致力于農產(chǎn)品安全,致力于環(huán)境友好,推動(dòng)綠色農業(yè)健康的發(fā)展。
歡迎撥打技術(shù)支持電話(huà): 0773-5871685
集琦生化公眾號
桂林諾農公眾號